潍坊职业学院以入选教育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为契机,以党建为引领,创新“三进三融”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,推进思政教育进驻、红匠文化进驻、队伍协同进驻,将教育、管理、服务融入学生社区,融通学生需要,融合工作实际,以项目化推进品牌建设、特色化构建活动载体、一体化打造“大思政”格局。
一.思政教育进驻社区,搭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
探索“党建+班团组织/社区治理/社会实践”功能性党建新模式。以专业、班级为单位设立“联合党团支部”,推动所有学生党支部、基层团组织全员进驻社区,健全社区党员教育站、责任区、先锋岗等机制,提升社区党支部组织力。全面推行社区基层党组织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,从组织建设等方面制定标准,推动“三会一课”等组织生活经常化、制度化。推进红色课堂进社区。利用周四下午专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、入党启蒙教育、红色经典著作学习。
二.红匠文化入驻社区,打造文化育人示范基地
建设社区思政虚拟现实教学中心。开设红匠文化“微理论”“微党课”“微人物”等板块,开发70个交互式线上红色VR教学资源,使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,感悟爱党、爱国、爱校精神。建设“红馆匠园”文化长廊。建设党史教育学习馆,在学生社区楼内走廊,建设体现共产党人精神谱系、大国工匠精神的红色文化走廊、工匠文化走廊、技能竞赛荣誉墙等,让每一面墙会“说话”,增进文化育人实效。精心设计“红匠”文化品牌活动。开展讲好“红匠”故事、“红色信仰”、“争做新青年”等主题系列活动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推动红色文化、工匠精神入头脑、育新人。
三.队伍协同入驻社区,打造全员育人实践园地
管理干部进学生社区。落实“一线原则”,修订完善学院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和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工作制度,学校领导干部、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管理干部每周至少一次到社区面对面解决学生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党务队伍进学生社区。各级党务工作队伍在学生社区中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,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社区管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之中,突出发挥学生党支部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功能和先锋示范作用。建设辅导员工作室,健全辅导员、班主任吃、驻、工作在学生社区第一线制度,落实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度,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,为学生提供成长指导和发展服务。组织思想政治教师工作队伍走进学生社区,依托“红色云展厅”等思政教育平台,结合重要时间节点、时政热点,对社区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、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。组织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学业导师,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大学学业,做好学业规划,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。聘请优秀企业事业单位骨干、劳动模范、时代楷模等,组成校外辅导员工作队伍,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鲜活案例带进学生社区,促进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。
四.特色教育载体融入社区,打造社区教育样板高地
建设“特色课程、特色工作室(辅导站)、特色服务平台、特色项目”四类社区学生教育载体。开设包括人文、艺术等美育类通识课程、领航导师思政实践课特色课程,提升学生综合素养。邀请专家在社区建设特色工作室,指导学生学业,提升学业质量。将心理和就业辅导站引入社区,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。建设线上线下“服务大厅”的特色服务平台,为学生提供便利。根据专业特点,校企协同开展企业体验、劳动教育、科技创新、艺术创意等“一院一品”特色项目,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。
五.文明修身融入社区,建设四自教育广阔天地
加强自治组织建设,推进自我管理。成立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,建立健全自治组织管理细则、评比表彰制度,定期排查宿舍安全隐患,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,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的育人效应。搭建自我教育平台,培育“学长导师”。精心选拔出一批政治素养高、学习成绩优异、工作能力出色、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加入学生社区自治管理。通过以老带新营造思想、学习、生活“三互助”朋辈教育新生态。推动自我行动,打造“文明修身”品牌活动。依托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、社团文化艺术节、雷锋活动月等平台,打造文明修身品牌。
六.服务润心融入社区,搭建乐学乐居共享场地
实施“阳光心理”计划,在社区建立个体咨询室、团体辅导活动室等场所设施,拓展“专业+”课外心理教育平台,全方位沁润大学生的阳光心态。完善“精准资助”工作体系,实施“发展型资助的育人行动计划”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计划”,将资助育人送到学生社区。推进品质后勤,社团活动中心、党团活动区、师生研讨区、谈心讨论室、心理咨询室、自助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域,全面升级改造社区环境。开展安全教育。定期开展法治教育讲座,打造潍职《幸福课》等安全教育精品课程,建设平安校园。
实行3个月考察期